《脾胃论》学习之一

发布时间:2023-01-06 来源: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脾胃论》学习之一

秦兵芬:原文或曰:湿之与汗,阴乎阳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犹天地之雨也。阴滋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阴湿寒,下行之地气也。汗多则亡阳,阳去则阴胜也,甚为寒中。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也。相家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言其壅也,远也,不出也,其为湿审矣。又知此二者,一为阴寒也。《内经》曰:气虚则外寒,虽见热中,蒸蒸为汗,终传大寒。知始为热中,表虚亡阳,不任外寒,终传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脉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阴阳也。故以脉气候之,皆有形无形可见者也。

莫丽平:湿和汗,到底是阴还是阳?

秦兵芬:“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从方位上来讲,西南属于坤土,对应的就是脾胃。“人之汗,犹天地之雨也”,人体的汗,就好比天地之间的雨。“天地之雨”讲得非常好,因为雨是天地共同形成的。“阴滋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阴气胜就导致了湿的产生,湿气在地上我们看到的是雾露,在天上就是云,然后才有雨。“阴湿寒,下行之地气也”,阴导致的湿,产生的是寒象,都是往下走,这是由地来决定的,所以说是地气。“汗多则亡阳”,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阴丢得多了,阳就丢得多了。“阳去则阴胜也,甚为寒中”,如果汗多了亡阳,人体内阴气就胜了,甚至有严重的内寒。“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瓮,口小的缸,声音从那里面出来是“嗡嗡”的声音,因为不畅,听上去好像离得比较远,这个音声应该是医生听到的音。“湿若中水也”,湿就好比瓮中的水。“相家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言其壅也,远也,不出也”,看相的人认为五行跟不同的声音是相应的,土音是如在瓮中里面堵着出不来形成的声音,听上去很遥远,就像我们听心音遥远一样。“其为湿审矣”,这里是讲这个瓮音就是由湿气导致的。是不是湿气胜的病人,他说话的声音,我们就觉得像从瓮里出来的声音?这个我没有仔细去体会、分辨过。“又知此二者,一为阴寒也”,这里是讲的汗和瓮音都是阴寒湿胜的表现。“《内经》曰:气虚则外寒”,卫气不足就容易感觉到冷。“虽见热中,蒸蒸为汗,终传大寒”,即使里面的阳气胜,觉得很热、出汗,却又因为老出汗,最终变成大寒。“知始为热中,表虚亡阳”,开始为热中,因为热中出现大汗,出汗多了就怕冷,“不任外寒”,“终传寒中”,就是热中和寒中之间的关系——寒中是由热中转化而来。“多成痹寒矣”,如果出汗太多,阳气严重的虚弱,就容易出现寒凝气滞血瘀的身痛。

“色以候天,脉以候地”,由于肺通于天气、所主皮毛暴露与空气和阳光,所以通过望诊人的气色可以判断人体肺气虚实,由于血脉中流动着来源于脾胃的气血津液,所以通过脉来判断人体脾胃虚实。“形者,乃候地之阴阳也”是讲通过形体胖瘦可以判断人体脾胃寒热。“故以脉气候之,皆有形无形可见者也”,是讲通过诊脉望色,一切可见不可见的虚实寒热变化皆可以了如指掌。

出汗导致寒中这种危害是由热中开始,湿性的汗始终贯穿于两者之间,这种汗如何治疗?李东垣使用了一张叫调卫汤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