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脾胃论》浅析之二
秦兵芬:《脾胃论》是金元时期李东垣的代表作,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我们今天继续学习。
陆明:且让我们体会《脾胃论》治疗法则方法及方药的选用。
李东垣《脾胃论》以内伤虚证为主,强调脾气升发的一面。在病机分析上,多责之于“阳气不足”,在治疗方法上,多重视升阳益气药物的使用。李氏所创制补中益气汤即是代表方,临床随证加减用之,每可获得很好的疗效。
1、初创甘温除热之法
甘温除热是指以味甘性温的药物为主要组成方剂,治疗因中气不足或气血亏虚而导致的内伤发热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理论上,李东垣根据《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之理,提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则损耗元气。既脾胃虚损元气不足,则心火独盛……心不主令,相火代之……元气之贼也”是脾胃内伤的病因。在治疗上,李氏则根据《内经》“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热因热用”之理,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治疗此种内伤虚热证应该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脾胃论》曰:“清气,在阴者乃人之脾胃气虚,不能升发阳气,故以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气之升,而不令飧泄也”。又云:“治内伤胃,当以辛甘温之剂,以补中升阳甘寒泻火……温能除大热”。
在理论上,李氏重视脾胃阳气的升发作用,在治疗上,其又常以升麻、柴胡之类药物,以遂其向上升发的特性。同时,也注意使用甘寒之类的药物潜降阴火。补中益气汤乃李杲的方药,此方药乃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2、根据季节确定治法和用药
李氏提出脾胃之病会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病情有所不同,所以,在治疗方法及用药上也应该因时之序而加减用药。《脾胃论》曰:“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万物之发生……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夏宜汗,象万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象万物之收成……使阳气易收也。冬周密象万物之闭藏,使阳气不动也”。这也是他对张仲景春宜行吐、春夏宜汗、“秋宜使下”时间治疗学内容的发展。在使用药物之理上,李东垣认为:“诸病四时用药之法不问所病,或温或凉或热或寒,如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夏月有疾加大寒药,秋月有疾加温药,冬月有疾加大热药”。在具体用药上,李氏又提出:“黄芪人参甘草柴胡升麻乃辛甘发散,以助春夏生长之用也”;“夏月大热之时……三黄丸时药也”;“五味子麦冬人参泻火,益肺气助秋损”;“冬天大寒之时……草豆蔻丸为引用,又为时药”。这是李东垣关于中医“因时制宜”思想的具体发挥。同时,也指导后世医家要根据四时的变化来治疗脾胃疾病。
3、临证多配风药,以助脾胃升发生长之性
在临证中,李东垣对于风药的使用具有一定见解。风药例如防风、柴胡、升麻、独活、川芎、藁本等多为辛温之品,能够起到升阳、除湿、散火、疏肝、引经等作用,具有升发、向上、向外之特性。风药能够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有助于脾胃气机之升降。凡用以升散、祛风、发散郁火、升清、胜湿或者治疗内伤脾胃疾病,喜用风药。风药之香燥胜湿,脾虚湿胜、倦怠便溏,佐以风药可收到升阳除湿之用。
因风药过用可伤人之元气,所以,李东垣在临证中使用风药十分谨慎,每随功用之别,其剂量及味数也有对应的变化,常配以其他药物以牵制其温燥、升散之性。例如,配伍苦寒之品牵制其走散之性,防止风药升散过猛,苦辛相制为用,具有透泻阴火、疏利肝胆之功;配伍养阴润燥之品牵制其辛香温燥之性,防止风药燥伤津液。李杲之善用风药,为后世医家的临证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4、处方用药味多量少
李杲处方用药,有其特点:味常而量少。补中益气汤原方总共八味药材,总重量仅在二钱四分到二钱八分之间。汉朝钱制以十分为一钱,用现在的方法计算,合计约7g,这尚不足当今临床所使用一味药的用量。李氏用药虽味多量少,但其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的配伍法度相当严谨,临床也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其用药特点应为当今医家谨记。
5、用药禁忌
《用药宜禁论》有云:“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经、禁病禁、药禁。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对于时禁,看重四序用药,李氏提出:“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故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黄……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伐天和也”。对于经禁,李氏认为用药需分经,如“足阳明胃经……主腹满胀……宜下之……禁发汗、利小便”。“足太阳膀胱经……风寒所伤,则宜汗,传入本,则宜利小便;若下之太早,必变证百出”。“足少阳胆经……宜和解”不宜用下、汗、利。对于病禁,重视顺脾胃升降之性而治,书中曰:“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之病……忌助阴泻阳。”“淡食及淡味之药,泻升发以助收敛”“苦药皆沉泻阳气之散浮”“诸姜附官桂辛热之药……助火而泻元气”“生冷硬物损阳气”。对于药禁,重视病之虚实施治,例如“汗多禁利小便,小便多禁发汗”“大便秘涩……燥药则所当禁者”“胃气不行,内亡津液而干涸……当以辛酸益之”禁淡渗。故曰:“察其时,辨其经,审其病,而后用药,四者不失其宜,则善矣。”
秦兵芬:李东垣是“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在继承《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学术思想的同时,也对脾胃疾病的治疗具有独到的见解,发展脾胃内伤学说,在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中,独树一帜。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实践中,李杲对后世医家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版权所有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 - 澳门bet356体育在线官网
0773-6790095(急诊科)、0773-6790161(预约挂号)
glzxyjhyy@163.com
Designed by 信息科.LNX | 桂ICP备18003305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5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