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学院动态 >> 正 文
8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草学会草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国际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这是草类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世界性学术与技术盛会首次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举办。研讨会会期4天,共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荷兰、墨西哥和中国等10余国家的280余名草业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参会。主要目的是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对草业生物技术、草业与现代农业、草业与生态安全、食物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进行探讨,内容涉及牧草与草坪草种质资源评价、草类植物基因组学、遗传育种技术以及草品种与环境等方面。
8月16日上午,大会在飞云楼报告厅拉开帷幕。开幕式由本届学术研讨会的组委会主席、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副院长王锁民教授主持。甘肃省副省长郝远,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兰州大学校长王乘,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国际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科学技术和工程院院士German Spangenberg,国际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委员、日本滨松农业研究院教授仁?中川,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任继周院士和南志标院士等出席了开幕式。
王乘代表兰州大学致辞。他向全体参会人员介绍了兰州大学草业科学学科的基本情况及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在草类植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以及种质创新等方面的成果。王乘指出,国际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首次在我国召开并由兰州大学承办,是国际草类植物分子育种学界对兰州大学相关领域研究水平的认可,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对兰州大学草业科学的发展给予更多帮助和指导。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发言称,优异牧草与草坪草品种是草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培育优异草品种数量的多少及新品种培育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草业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届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将促进世界各国学者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会议成果必将惠及世界牧草与草坪草育种产业。郝远副省长代表甘肃省政府对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希望兰州大学和省内草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借这次大会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牧草培育技术和经验,同时欢迎国内外草业科学领域的专家来我省开展研究和交流。
开幕式前,郝远副省长、王乘校长会见了参会的中外嘉宾。南志标院士、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会见。
研讨会期间,代表们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学术交流,共有49位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其中,German Spangenberg院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王锁民教授等19位专家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另有28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80余名专家学者对其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墙报展示。Spangenberg院士在其题为“Advances in Systems Biology and Molecular Breeding of Forages”的报告中,从基因组、表型组和生物群落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国际牧草分子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借助分子育种手段、整合多个禾草内生真菌和多个牧草品系,培育“新综合品种”的育种思路和方法。王锁民教授在题为“The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and forage quality of T1 transgenic alfalfa co-expressing ZxNHX and ZxVP1-1 from Zygophyllum xanthoxylum”的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利用旱生植物霸王重要基因资源培育抗旱、抗盐、耐瘠薄和固氮能力显著增强的“霸王苜蓿”的相关研究工作。
8月18日上午,200余名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榆中校区智能温室和试验地,实地考察了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师生在智能温室和试验地正在开展的各项科研工作,专家们对转基因“霸王苜蓿”在试验地和温室中优异的生长表现和固氮能力以及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在牧草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4天会议结束后,南志标院士会见了澳大利亚German Spangenberg院士,双方就大会内容和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本届学术研讨会引起了甘肃电视台、甘肃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网、人民网、科学网等省内和全国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各大媒体对会议的召开进行了广泛报道。